四川农业大学

报刊:《四川农业大学报》

版面新闻

  • 优标经验谈-社会实践篇

    摘要:优标经验谈-社会实践篇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当代大学生,在专注于学习之余,更应注重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增强对于社会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2017-2018学年优秀学生标兵们不仅在学习与科研中拥有许多建树,社会实践的道路上也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下面,记者就将他们在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与心得分享给大家,望读者能从中有所收获。  法学院邓钤文:埋下头去努力“要心怀远方,同时脚踏实地。”这是邓钤文常说的一句话。超过35个月的专业实践记录、超过300天的专业实践是她埋头努力的证明。作为社工人,她坚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研究专业服务的方法。她参与了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机构研究”项目、四川农业大学社科专项研究重点项目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及对策研究》、成都市总工会产业工人现状调查项目等,一直着眼基层,通过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机电学院王敏:能力要从校园生活开始培养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干部、“三下乡”暑期优秀团队和个人……大学三年,王敏不仅在科研和学习方面大放异彩,在实践与服务班集体方面也同样毫不逊色。连任两届班长并担当班主任助理的经历培养了她极强的担当意识和协调管理能力,她将它们运用于实践中,在每一次团队任务里做到合理安排、有序分工,带领团队在十余次实践活动中大放异彩。一路走来的奔波与忙碌成为了滋养她的养分,正是对于能力的积淀让她在实践项目中越来越得心应手。  林学院邵慧娟:用真心做实事“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一些能真正帮助他人的事情。”这是邵慧娟对待社会实践的初心。带队支教凉山并进行扶贫调研期间,她发现一名彝族小孩身患“先天性马蹄形脚掌外翻”,但因无钱治疗,耽搁了病情。于是她果断决定,为这名彝族小孩筹款。最终,在团队共同努力之下,她们为这名彝族小朋友筹得共16000元的资金,以支持他医疗,助他圆了上学梦。此后,团队在全国两万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团中央“千校千项”奖。  农学院伍晓轩:用专业知识引导实践方向作为农学学子,伍晓轩一直将参与扶贫工作看作奋斗的目标和肩上的责任。“参与到扶贫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扶贫的一份子,要将真实情况上报给中央,这样国家才能出台相应的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户贫困家庭。”她这样说到。为了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缩小,她日复一日不断努力———积极参加团中央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重点项目、全国大学生井岗情中国梦专项实践等活动。同时,为了让农业和扶贫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她负责了“青州助农”今日头条实践号,用心地回答关于实践扶贫的问题。“我作为农学学生对农民有着责任,可以通过自己所学改善他们的生活,做中华农事之实践者”伍晓轩说。  法学院周树超:责任感是前行的动力作为一名法学学子,周树超一直将“责任”放在心中,敦促自己前行。儿时目睹好友和母亲因当时落后的法律制度而母子分离的经历令他至今难忘,长大后的他更切身体会到时值发展中的中国法制建设,存在很多值得思考、探究和改良的问题。于是,身为法学人的责任感激励他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格外注重法学学习的实操能力,参与了四川省地方立法理论与实践专项课题、十三五规划年度项目和《雅安市村级河长制条约》等立法项目。梦想是成为一名法官或学者的他说到:“人不能只看重金钱和荣誉,相比之下实现个人社会价值更重要。相较于律师,如果我是一个法官或者学者的话,可能对我们国家现在法治建设的贡献会大一些。”(陈遥逸 肖羽杉)

  • 欧阳慕莹:学会做好眼前事

    摘要:欧阳慕莹:学会做好眼前事   欧阳慕莹,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2015级学生。她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作为班长带领小班连续两年取得专业第一的成绩,曾获得"园冶杯"大学生风景园林国际竞赛、"文科杯"全国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等多项学科竞赛奖项,成绩位列该专业及学院双第一,在得到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三所高校拋来的橄榄枝后,最终选择了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继续深造。学习:个人与集体并重和大多数人一样,初入大学的欧阳慕莹也曾迷茫不知所措,但就如她说的那样"在迷茫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把眼前的事做好"。深谙学习之道的欧阳慕莹选择写下每天的计划,并尽力去完成。对风景园林专业心生向往的欧阳慕莹,大一时仍然认真对待原专业的专业课、作业和考试,在成绩达到了转专业要求后,又用了半年时间学习手绘,并在转专业考试前两个月,每周抽三四天到自习室练习绘画,每次一到两小时,最终顺利通过了竞争激烈的考试。转专业后,面对双份的课程与作业,她每天坚持刻苦训练,过着教室、自习室、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最终,她收获的不仅是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团员、校优秀团干等称号,还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除此之外,欧阳慕莹的英语成绩也十分突出。"备考英语四六级的时候,我当时一两个月每天写一套真题卷,考前写完了两本。"最终她在大一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四六级,并且在随后的三年里获得全国大学生口语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校英语成绩突出奖等荣誉,这是她个人在学习方面作出的努力。作为班长,欧阳慕莹不仅重视个人学习,还非常关注班级的学习情况。为了更好地营造优良的班级学习氛围,她带领班级进行英语早读,组织班级集体自习,举办班级学习分享会。最终,她所在的小班,连续两年取得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欧阳慕莹表示,班级的氛围对个人的影响很大,所以她也努力地把这个班级带领好。机遇:要靠自己来抓住欧阳慕莹一直践行着综合发展的原则,在学科竞赛领域,共斩获省、市、校、院级共7个奖项,并在其中四个赛事里担任主创。面对这样的佳绩,她说:"是比赛机遇来找我,而我只是抓住了机遇。"大三课业繁重,恰逢"奥雅"竞赛的举行,多方面权衡利弊后,她选择了迎难而上,在组长有事时,她临时带领小组成员讨论分配任务。从开始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举重若轻,她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竞争激烈的"三下乡"志愿支教活动面试中,处变不惊,用流利的英文自我介绍征服全场。大三下准备保研面试,整个暑假基本都在教室度过。自学专业英语、系统性复习专业知识、看专业课外书籍和期刊时事,使她在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8所全国知名高校的保研面试时,面对犀利问题时,依然镇定自若。当考官问:"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有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你参加志愿支教时间这么短,真的能为当地学生带来帮助吗?"她沉着地回答:"虽然时间有限,我们的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对他们的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短暂的时间我们一起解决了很多困难,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小朋友们接触了很多新东西。我想不论时间长短,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尽自己的努力为小孩带去关怀和快乐。"在总结面试经验时,她表示:面对可能提出各种刁钻问题的面试官们,关键是自己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及应变能力,保持自信并敢于展现自己。爱好:坚持了会有收获"两年跑了一千四百多公里的里程数"这样的经历带给她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让她有反思的时间并促成她养成自律的习惯。在经历多次反思之后,她开始做时间规划,并思考自己做一件事情是否真的有必要。反思自己在花几十分钟等外卖的时候,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坐在图书馆里学习的人能用这些时间做些什么。也正是这样的思考,使她做到了立足当下、合理规划时间、不断精进,从而在跑步和自律之间架起了一座良性互动的桥梁。除跑步以外,旅行也是欧阳慕莹的一个爱好。她常选择和家人自驾游,曾与父亲轮流驾车从甘肃出发,经过宁夏,最后到内蒙。正是开车时所需的专注,让她体会到了对家人的责任感。"于她而言,旅游,不仅仅是一种放松和休闲的方式,也是她和自己的家人增进感情、彼此交流的途径。"我说的自律者自由,不是说行为上的自由放纵,而是让自己有选择不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的权利。在将来,我将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专,学以致用,在风景园林专业领域做出贡献,为母校争光。"欧阳慕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她的话,做好眼前事并放眼未来,争做综合发展的川农人。(蓝馨悦 胥露)

  • 我校学子随团出访印度

    摘要:我校学子随团出访印度   本报讯“青年作为活力代表,在中印关系的发展进程中,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以国字头出访,是令人自豪的,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青年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保持与国同步、与国际接轨。”12月9日、11日,我校学生会主席、2017-2018年优秀学生标兵、林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级学生陈颐萱在第五期“青马工程”培养班和校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会议上的分享引发了学员们的热烈反响。  11月27日至12月3日,陈颐萱同学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印度。陈颐萱作为我校学生会主席被推荐参加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第十一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习期间,因表现优异,在200余名“985”“211”高校的学生骨干中脱颖而出,由团中央推荐选入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印度。全国入选青年学生代表仅28人,四川省高校仅陈颐萱1人。  访印期间,陈颐萱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了德里、阿格拉、加尔各答等地,参观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印度门、泰姬陵、国家博物馆、科学城、泰戈尔故居、维多利亚纪念馆等,并在印度工程与技术学院、国家戏剧学院与印度青年学生进行了交流。陈颐萱在团内负责分团外联及翻译工作,包括与印度方确定参观访问细节,发挥代表团对外窗口作用,交涉涉外事等。  据悉,此次访问由全国青联主办,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短道速滑世界冠军杨扬任总团长。代表团成员来自29个省份,由各级共青团干部、青年企业家、文艺工作者、大学生代表等188人组成。(校团委)

  • 学子风采

    摘要:学子风采   学子在多项全国大赛中斩获佳绩本报讯 岁末年底,许多全国性的大赛都迎来了总决赛,我校许多学子参加了涵盖工科、管理、语言、创业等多项全国大赛,成绩不俗。7-9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东方红"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决赛在福建农林大学举行。自今年9月初开始,经过初赛和复赛的激烈角逐,我校机电学院5支代表队突入决赛。决赛现场,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国内55所知名高校的718名学生的359件智能农机装备齐聚一堂、竞相角逐。经过来自各高校及企业的专家的层层评审,我校陶怀亮学生团队参赛作品"智能花椒分级装置"和李佳根学生团队的"手扶式小型电动榨菜割倒机的研究与创新"同获二等奖,王君樊团队的"主动排种式水稻水直播机"获得优秀奖。9日上午,"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高校的100余名大学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思想与语言交汇融合的比赛。我校人文学院学生陈靖怡在人文学院老师贺英指导下,荣获全国三等奖。近年来,由教务处主办、人文学院承办的各项英语技能大赛在学生群体中反响热烈。陈靖怡即是通过英语演讲校园选拔赛脱颖而出,并代表本校成功晋级四川赛区亚军,走上全国选拔赛的舞台。8―9日,2018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酒店管理实践竞赛全国总决赛举办。旅游学院派出三支参赛队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千灯小队"以《满归·青年创客公寓创意策划》荣获一等奖;"雅遇"团队以《越野文化主题酒店》荣获二等奖;"酒酒归一"团队以《半缘单身主题客栈》获得三等奖。其中,千灯小队在全国冠亚季军争霸赛中与另外七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终获全国亚军,入围参加2019年亚太国际商务策划活动总决赛资格,旅游学院获得最佳院校组织奖。(本报综合)我校博士荣获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本报讯 日前,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八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杨帆在导师庄天慧教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新生代农民工是否面临贫困的代际传递?》荣获第八届钱学森城市学"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单元金奖提名奖。该单元共评选出金奖论文1篇、提名奖论文10篇。《新生代农民工是否面临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杨帆博士论文的析出论文,该论文立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背景,紧锁我国反贫困治理体系转向的演进趋势,在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教授提出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理论指导下,探讨了实质上位于我国现行城乡二元扶贫体制"真空地带"、业已成为农民工群体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生成机理问题。论文创新性地将"父辈"概念拆分,探索了父亲和母亲异质性的资源禀赋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经济相对贫困和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为我国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提供了前瞻性决策参考。"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学领域最高学术奖项,是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发起,联合相关权威学术机构共同组织的学术评审活动。每年面向海内外征集城市学研究优秀成果,组织者对征集作品经过初选、初评、通讯评审、集中评审和复核审定5个环节,全过程匿名评审。(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

  •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 互联网中,净语何在?

    摘要:互联网中,净语何在?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不满情绪更倾向于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抒发。庞大而高效的网络将人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了一起,也将人们敏感的情绪、不同的观点醒目地呈现在同一个平台上。  碰撞的观点若裹挟着过量的情绪而来,争执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友好的讨论将走向暴力的极端。  现实生活当中,意见不合本是寻常,理智而正直的大都能体会:不同的观点是在进行不同利益诉求的表达;而不是定要争个孰是孰非,凭“唇枪舌剑”  就冲上华山,仰仗如簧巧舌,定要拼个“天下第一”的名头。然而,到网络世界之中,人们的谦和以及理智却多多少少会被屏幕阻挡过滤,指尖输入的是带着硝烟味的口水沫。在网络上“疯狂diss”  的,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温柔的人;与对方争执不下、对骂得“热火朝天”的,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理性的人。  隔着屏幕,用着更改便利的ID,凭着“使用成瘾”的正义感,拿着“评论”权限的武器,扎进混战的大军,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不再那么谨慎,在抒发意见时就不再那么友好。近如,重庆公交坠江时间发生后,一众“键盘侠”在完全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疯狂攻击正常行驶、不幸被失控大巴撞上的女性轿车司机;远如,今年6月江苏南京因幼儿被咬伤而一怒之下将狗摔死的男子的家庭也因为网络暴力而导致女主人自杀,家庭破碎。泛滥的正义感缺少了道德的约束,很可能衍生新的罪恶。  除了网络的虚拟性让人们降低对自我的道德约束,从众心理也是导致网络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乌合之众》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情感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如果用之以形容大多数的网络暴力事件中“推波助澜”的“键盘侠”,不难发现:键盘上舞动的指尖只是在附和“前排”高赞的评论,复制他人的观点,以及重申他人的情绪的表达。网络言论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传播量极大,很多人在面对这些泥沙俱下的观点时,往往来不及或出于惰性而不去仔细辨别真伪、推敲是非,更不要说针对某事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了。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舆论曾几度调转矛头,女司机、大巴司机都曾是网友攻击的对象。真相水落石出之时,无脑跟帖的评论大军是否有过片刻反思?  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场所,只要键盘在手,我们好像都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话语权不代表地位的高低、财富多寡,只透露人格的是否完备和道德修养的高下。当我们放弃道德的约束并混入流量大军中一味彰显自己的存在感,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雪崩之时的某一朵雪花;反之,如果我们能不忘道德准绳,保持清醒的头脑,睁开发现事实的眼睛,堵住说污言秽语的嘴巴,那么,网络暴民的势力会因我们的坚持而减弱一点,评论区的秽土会因为我们的选择而干净一些,网络暴力的拳头会因为我们的审慎而力道减轻一分。  “天网”恢恢,语言净土的创造就在我们的选择之间。(王智源)

四川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742次访问,全刊已有5217428次访问